新闻网讯 春潮涌动,万物勃发,中国进入“全国两会时间”。3月4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胜利召开。青岛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反响热烈。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两会,大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实施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出坚定有力的“稳预期、强信心”信号,前景令人期待,成绩振奋人心!今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青岛大学作为省属重点高校,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势图强、奋勇争先,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在中国教育与现代化的大坐标中把握青大的历史方位和责任担当,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校长魏志强表示,全国两会聚焦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传递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对于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具有重要意义。回顾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教育强国建设勾勒出宏伟壮丽的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大学将牢记使命,立足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矢志不移推动“一流学科”突破,以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青大实践,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泰山学者攀登专家、青岛大学二级教授夏延致说,作为一名一线从事教育科研的高校老师,一直热切关注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在过去的2024年,我国经济、科技、国防事业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新成绩新成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我为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无比自豪,对2025年的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更是充满期待。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也赋予了我们科研人新机会和新挑战。我将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紧盯科技前沿,做好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带领团队推动纺织用海藻纤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造“海上棉仓”海洋新质生产力。
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青岛大学二级教授、自动化学院院长于金鹏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倍感鼓舞。今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之年,也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要对照校党委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工作举措,积极主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对标一流建设标准,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集群建设、社会服务水平,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
教务处处长马泽刚说,此次两会恰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实施的关键节点,既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化落实,也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近年来,学校以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兴专业布局强化传统专业数智化升级,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聚焦教育评价改革,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大力量。
研究生处处长许元红表示,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自己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关键“结合部”,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和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研究生分类培养,构建两类研究生培养各具特色、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彰显青大担当。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王国明一直关注着全国两会动态,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也是学校抢抓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高位推进与整体性跃升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这需要我们以实干开新局,聚焦学校“高峰+高原”学科总体发展格局,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与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向改革要动力,稳步统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以创新谋发展,善用系统思维和聚焦思维,以高效率人力资源增值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展规划处处长马林刚表示,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春天的盛会,也是人民的期待。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2025年我们期待听到全国两会上更多聚共识、强信心的“好声音”,也坚信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我国经济将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自己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奋斗。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尹文博说:“我对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印象特别深刻。‘先立后破’的方法论,对完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增强学院办大学能力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学院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谋划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按照‘一国一校’‘一院一校’要求,在日本、韩国、中东欧等新增国外高水平合作院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选派师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实习和交流。开设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创新实验班,做好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新文科布局与建设,着力推进学科升级换代。”
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任龙说:“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思想政治辅导员,认真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了解国家发展方向、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窗口。我将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力聚焦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核心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深入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援非教师王墨表示,全国两会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我们应该要在教育实践中厚植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学生树立报国志向;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涵养师德,保持治学严谨性,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塑造立德树人新局面。要谨记自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践行使命担当,让教育之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部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张悦阳说,“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令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作为青大学子,我将以专业所长回应时代命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将课堂所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文化传播中践行责任担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先锋闯将的担当,融入国家发展事业,回应人民的期待,迎接时代的挑战。"